按照学校工作安排,9月2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汽车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专题讨论会。
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在汽车职业院校中蓬勃开展,思政课程如何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立德树人的主力作用,与会教师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和体会,就以上主题广泛交流了意见。
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这对汽车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从对量的需求变为对质的追求,汽车职业教育的首要课题是如何培养出适合汽车产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
参会教师认为作为思政教师,应该多多关注汽车产业、汽车技术的发展情况和态势,在思政课教学中适当加入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和汽车科技的介绍,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在社会上相关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掌握职业发展对人才素质发展的需求,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职业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
有老师指出,汽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尤其是在信息资讯爆炸的今天,面对思维活跃敏捷、喜欢独立思考的“00后”学子,思政课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推陈出新,创新授课形式,改革实践教学模式,真正将思政课讲得入耳入脑入心,为当代大学生启智润心。
也有教师提出,学校应加快推进校史馆的建设,我们既要善于读懂历史又要善于走进现实,利用特有资源,开好“大思政课”。将校史融入思政课堂,用学校发展史、西汽人奋斗史中的生动史实,去教育感染学生,让学生们感知“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体悟“工匠精神”就在自己身边。培养涵养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的新时代劳动者。
此次讨论会开阔了思政教师的理论视野,拓展了思政教师的专业思维,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既要有专业技能的优势,又要有职业教育的理念,讨论会上达成的共识意见必将体现在教师们此后的思政课堂之中。